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碳排放,有助于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缓解气候变化的问题。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交通运输部门的CO2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近四分之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可以显著降低这一比例。
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相比,电动汽车能有效减少全生命周期CO2排放,减排量约18%~42%。
清华大学的研究表明,电动汽车路线的节能减排优势明显,节能35%以上,减排至少20%,而采用了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和碳捕捉及封存技术组合的先进供电技术供电驱动汽车,和汽油车相比,温室气体减排高达80%。
新能源汽车不产生尾气排放,有助于减少城市中的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相关健康问题。
减少空气污染物如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等的排放,这些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都有负面影响。
研究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补贴显著改善了城市的空气质量。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推动了能源结构的转型,鼓励使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随着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增加,全球能源系统的碳强度降低,有助于减缓全球变暖。
电动汽车的能源转换效率通常比内燃机汽车高,这意味着它们可以使用更少的能源行驶相同的距离,减少能源消耗。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推动了相关技术的进步,如电池技术、充电基础设施等,这些技术的进步有助于进一步减少碳排放。
许多国家为了鼓励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补贴、税收优惠等,这些政策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新能源汽车是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该协定旨在限制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不超过2摄氏度。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报告,为了实现2摄氏度的目标,到2050年,全球销售的新车中需要有一半以上是零排放汽车。